人生課題「善終」 可事先自我安排

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 – 2012年4月15日 下午12:00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古人云,人生有五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福臨門」:「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最後的一福「考終命」就是「善終」。阮綜合醫院共同照護護理師李春杏表示,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生活品質,努力辛苦了一輩子,卻往往忽略了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站─死亡前的生活品質。衛生署公布98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已經連續28年高居榜首,癌症死亡人數39,917人,逼近4萬人大關,平均每13分鐘就有1人死於癌症。

而每個人如何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來安排自己的善終,例如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這是非常迫切且重要的議題。在今年 5 月時候,衛生署長楊志良回答立委質詢時表示,癌末插管、電擊是「浪費生命,也浪費醫療資源」。他強調,折磨生命就是浪費生命,希望未來病人一住院就有選擇最後急救的決定權,「這不是觸霉頭,這是SOP (標準作業模式)。」

以呼吸照護的病患為例,多數病人很難再有自主呼吸,須終身依賴呼吸器,到最後甚至惡化成為植物人,這些病人一年耗費的健保費用高達五十七億元。每個人都不希望最後的餘生只能躺在病床上靜靜的看著天花板度過,更不希望因為生病拖累了家人,所以應該好好思考趁在完全自主的情況下,抉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是離開的方式,讓自己能平靜有尊嚴走完生命的旅程。

護理師李春杏自畢業就一直待在血液腫瘤病房服務,也親身參與過許多癌末病人的急救,因為早年並未積極推廣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重要性,總看見家屬處於一陣驚慌與混亂中,夾雜著哭喊與遺憾無奈地送走了最愛的親人。李春杏認為,想要擁有平靜尊嚴的人生句點,就必須化成實際行動來付諸執行。

李春杏說,要善終,就要先好好的「善生」用心經營每一天不虛擲光陰,蘋果公司的創辦人賈伯斯曾說過,每天出門前先問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這輩子的最後一天,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

再來就是把握機會學習臨終陪伴與告別,能在摯愛親友離開前能好好的「善別」,勇敢說出幸福人生四件事「謝謝您、對不起、我愛您、珍重再見」,彼此好好道別及感謝,將心中悲傷昇華作對彼此的祝福,期待生死兩相安。祝福天底下每一個人,活著的時候能珍惜每一個當下,也能思考並簽署好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讓自己在人生最後的旅程能好好「善終」,安寧善終是要預做準備的。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護士投稿CNN 怨血汗醫院

中央社中央社 – 2012年4月18日 下午1:44

相關內容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8日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日前來台拍攝全民健保專題,與此同時,台灣現職護理人員主動投稿到CNN的iReport並獲刊載,健保制度讓全民都保,然而卻忽視醫事人員正面臨的困境。

衛生署表示,感謝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針對全民健保醫療制度專題報導,並與英國及瑞士健保制度相比,從台灣經驗探討如何拯救美國健保制度。

衛生署表示,報導提及英國是以高稅率支付龐大醫療費用,且其醫療排隊等候時間過長。瑞士健保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11%。在全民健保制度下,台灣醫療服務便宜且涵蓋全民。

美國的健保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高達17%,高於其他國家,但美國人民平均壽命、嬰兒死亡率及病患滿意度卻不如他國,CNN認為台灣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機會。

與此同時,基層護理師勇敢站出來,林美琪(Maggie Lin)以「台灣護理師的黑暗期(The dark moment of nurses in Taiwan)」為題,投稿文章到CNNiReport,並被刊載。

林美琪受訪時表示,投稿動機因護士荒問題日益嚴重,然而血汗醫院仍是存在。全民健保制度的好是世界驕傲,連CNN都稱讚,民眾也引以為榮,而這卻忽視台灣醫療院所正面臨的困境。

文中提到台灣護理人員職場環境改變,讓護理人員陷入黑暗期,全民健保制度建立起的完美無瑕醫療制度,民眾繳納健保費用低而獲得最好治療與照顧,終致醫院醫事人力短缺,而這卻是政府不願意面對的真實問題。

林美琪表示,護理人員職業環境一直惡化,低薪資、超時工作、低護病比,護士荒、人力不足讓她們沒有權利生病,即便打著點滴、被病魔纏身仍需工作的情況每家醫院都可見。超時工作也沒有獲得加班費或休假,或有醫院用違法且不合理時薪買假。

監察委員尹祚芊表示,吃到飽的全民健保,民眾不用白不用的心態,再加上醫院不斷壓榨著醫事人員等,構成今日的血汗醫院。她嘆氣也無奈的說,健保費用又不能增加,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再這樣下去,健保恐有一天會招架不住。1010418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油民營化 經長:與工會協商

中央社中央社 – 2012年4月19日 下午1:00

相關內容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9日電)關於中油民營化問題,經濟部長施顏祥今天在立法院會議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民營化必須取得工會同意,但工會仍有疑慮,經濟部和中油公司會再努力協商。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上午邀請經濟部長施顏祥就「台灣中油公司之經營績效、人事制度、採購制度及民營化」專案報告。

總統馬英九18日指示經濟部研議中油民營化,施顏祥說,中油公司民營化,行政院很早就有決策,經濟部已編列好55.19%的釋股預算;但根據立法院決議,民營化必須取得工會同意,工會仍有疑慮,經濟部和中油公司會再努力協商。

至於民營化後油品價格會不會上漲?施顏祥指出,市場自由後可能性不是沒有,政府只能用公平法來監督,成本加合理利潤是可以接受的。

他也說,台灣目前對油品沒有徵收關稅,過去曾有外國油品公司來台經營,因台灣油品市場二家公司競爭激烈,無利可圖黯然退出。1010419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欠著也是風格?九把刀欠就學貸款 教育部:檢討還款制度

NOWnewsNOWnews – 2012年4月19日 上午10:08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知名作家九把刀二月時自爆尚有十多萬就學貸款未還完,並表示「欠著也是一種風格」,對於此事立委認為有必要宣導還款情形,以免造成學子誤會,而教育部也表示會檢討還款制度。

九把刀今年二月在嘉義演講時,談到自己的就學貸款,並表示「不是還不起,但欠著也是一種風格」,現場引起哄堂大笑,隔日卻在網路引起熱烈討論,正反批評兩極化,有人認為是不良示範,也有人認為蠻有想法。九把刀則在部落格說明,表示該句話應配合演講氛圍理解,刻意斷章取義,對於未聽演講的人,將會有不同距離的了解。

而18日立法院質詢時,立委陳碧涵再度提及此事,要求教育部針對就學貸款的還款情形加以宣導,以免造成年輕學子們的誤解。

教育部長蔣偉寧則表示,目前一年學貸總金額約三百億,政府一年需補貼三十億的利息,有能力還款卻不還「不太理想」,政府將會檢討還款制度,不希望大家都用消極的態度處理。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豪小子的父母 才真不簡單!

中時電子報作者: 王道維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2月13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王道維】

這幾天的體育版新聞無不圍繞著華人之光林書豪,他在世界籃球殿堂NBA的傑出表現。身為台灣人,能夠看到子弟在海外有這樣的成就當然會讓我們覺得與有榮焉。但是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背後的意義並不是那樣簡單的。

在進入紐約尼克隊之前,林書豪曾被所有的NBA球隊都拒絕簽約,連坐板凳球員都在去年連續被兩支球隊踢走。更別提當初因為沒有一個NCAA的學校願意提供他獎學金就讀,以至於他不得不選擇進入那個並非以運動著名的長春藤名校,哈佛大學。在得到當前的榮耀之前,他所曾經過的這些彎曲挫折,卻正是我們一般台灣學生或父母所避之惟恐不及的。這樣的林書豪,似乎才是我們在「與有榮焉」時所應深思的一面。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是林書豪的父母,當時難道不會覺得讓這樣會念書的孩子去打球太可惜了嗎?那不是只有「不會讀書的孩子」才作的事嗎?不能進入籃球傳統名校不就表示一種挫敗嗎?後來能在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不就表示他應該走進華爾街才對嗎?若早知道要去NBA打球,那些高額的學費豈不就白白浪費了?又為何非要去挑戰那幾乎沒有亞洲人可以生存的地方,經歷這麼多失敗、冷落、與屈辱?如果走一般人的路,作爸媽可能還可以用關係拉你一把呢!

這些話聽起來都很熟悉?只是並非發生在林書豪身上,而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孩子身上,反應出許多台灣中產階級父母對子女生涯規劃的一種「強迫性焦慮」。嘴巴上說是為了子女好,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害怕」未來的「不確定」:所以我們很少在乎孩子的興趣,只想培養他們才藝;我們不鼓勵他們尋求人生的夢想,只想讓他們走在一條我們放心的道路:與別人一樣拼明星學校、選熱門科系與作別人羨慕的職業。這樣的想法雖是出自於父母親的「善意」,但卻根深蒂固於我們社會,成為台灣教育改革始終無法成功的根本原因。事實上,這也是正是林書豪的家庭教育(而非學校教育)與我們最大的不同之處。

在去年十月份,林書豪與其母親吳信信接受台灣好消息電視台的專訪,讓我們有機會更了解是甚麼樣的家庭教育幫助了林書豪經歷這一段尋求夢想、忍受挫折、然後逐夢踏實的過程。因為信仰的關係,林書豪的父母在孩子打籃球的這件事上學會放手,讓他追尋上帝在自己身上的特殊計畫。他們明智地注重品格培養而非最後的成果,使得林書豪不會在輸贏的壓力下患得患失,反而更能謙遜感恩地享受籃球的樂趣,發揮出更大的潛能。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並未有這樣的信仰思維,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林書豪與其家庭的例子,學習到如何幫助孩子及早尋得自己生命的價值,引導合適的道路,接納他們的跌倒與失敗,並繼續鼓勵他們完成自己的夢想。這可能會是一條與他人不一樣的路,無法馬上有清楚的結果可以期待,但我們卻可以與孩子一起經歷生命中真實的歡笑與淚水。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握好天氣 周四冷氣團將報到

台灣醒報作者: 郭庚儒 | 台灣醒報 – 2012年2月13日 上午11:06

相關內容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今天全台氣溫偏高,白天氣溫大致上都有25至26度,北部、東北部山區會有零星陣雨,中南部早晚溫差較大,可達10度。氣象局預報員王君賢表示,明天開始各地降雨機率升高,周三入夜之後天氣將轉涼,北部氣溫下探10度。

王君賢表示,南方雲系移入,明天全台將有陣雨情形發生,不過氣溫仍高,周四開始,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全台氣溫驟降,將下降5至6度,氣象局預測,北部低溫下探10度,中南部約12至13度。

另外,氣象局發布濃霧特報,北部、中南部及澎湖、金馬祖地區易有局部濃霧,今早南竿機場已關閉,王君賢提醒,民眾前往離島請確認航班資訊,開車請注意行車安全。

今天北部氣溫16到27度,東北部氣溫16到26度,中部地區15到25度,南部地區15到26度,花東地區18到27度,澎湖14到19度,金門11到18度,馬祖地區9到14度。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例!腹主動脈瘤威脅六旬男血管「開窗」才免洗腎

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 2012年2月13日 下午1:32

「腹主動脈瘤」早期不易察覺、致死率又高,如同不定時炸彈威脅國內60歲以上男性健康,動刀治療風險高,恐波及重要臟器功能,有鑑於此,台北榮總率先透過最新式開窗型血管支架手術,成功為一名60歲男性患者的血管上『開窗』,隔絕主動脈不破裂,解除患者洗腎危機,創下台灣首例。(陳奕華報導)

 

今年60歲的陳先生在一次健檢中,意外發現,腹部有一個6公分的主動脈瘤,位置涵蓋兩側腎動脈,情況緊急,若透過傳統血管支架手術,卻會犧牲腎動脈,導致腎衰竭、必須終身洗腎,面對這顆不定時炸彈,動刀與否,陳先生難以抉擇。有鑑於此,醫師為陳先生施行全台首次的開窗型血管支架手術,成功隔絕主動脈瘤不破裂,同時保存腎動脈以及完整的腎功能,患者感謝不已。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醫師陳沂名說:「開窗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針對重要分支去開窗,開窗以後再把支架放進去,然後就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就是說既不會犧牲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然後又可以達到治療動脈瘤的效果,這是他特別的地方。傳統的支架它就是一條直直的,是沒有辦法開洞,這是一個醫學的進步,就是說現在支架是可以開洞的。」

 

統計顯示,國內60歲以上男性,每千人就有8人有腹主動脈瘤,不過早期發現不易、死亡率高,威脅不小,這次台北榮總創下全台首例開窗型血管支架的成功案例,另外,完成9例分叉型血管支架手術,也是全台最多,成功率百分百,不過這項手術難度高,健保並未給付,自費約要20到50萬元。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風昏迷17天 曾紀恩往生

中央社中央社 – 2012年2月12日 下午9:59

相關內容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2日電)中華職棒兄弟象隊前總教練曾紀恩1月27日因腦中風昏倒送醫院治療,曾紀恩送院後就一直處在昏迷狀態,今天下午4時許情況惡化,晚間7時05分醫生宣布腦死。

民國11年出生的曾紀恩上個月腦幹出血,送醫後醫生認為年事已高,不適合開刀,以藥物治療,家屬表示,沒有讓曾紀恩氣切,2月7日轉到普通病房,曾紀恩可以自行呼吸,但仍在昏迷狀態;不過,曾紀恩戴姓友人表示,當時醫生就告知家屬情況不樂觀。

今天下午4時許,曾紀恩的情況惡化,家屬都在現場,同意醫院拔管,7時05分宣布腦死,曾紀恩遺體晚間已送回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的家中。

曾紀恩家屬表示,將在18日上午10時在高雄市召會舉行安息聚會,屆時歡迎球迷到場送曾紀恩最後一程。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pp持續發燒 紙和筆將消失?

新頭殼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2年2月13日 下午12:05

相關內容

新頭殼newtalk 2012.02.13 翁嫆琄/綜合報導

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熱潮,引發許多產業的大變動。許多科技網站正熱烈探討下一個將消失的產業會是什麼,他們提出疑問,紙和筆會是下一個因新科技而沒落的產物嗎?底特律自由報(Detroit Free Press)專欄作家馬克(Mark W. Smith)則認為,紙和筆具有其不可取代性。

隨著科技發展,新開發的各項App應用程式已成功地讓許多設備變得不再需要,例如鬧鐘、GPS導航系統、地圖等,都可被App所取代。螢幕較大的平板電腦或新型的手機,也可搭配多款記事功能軟體,讓使用者可直接用電子設備記錄文字、圖片等,讓記事更為豐富、快速。

蘋果的iPad發售以來,許多上班族利用平板電腦做會議記錄、撰寫待辦事項,以及進行事件管理等工作,人人皆運用姆指來讓日常瑣事變得更簡化、集中。馬克認為,這也許是人們最好的生活方式。但使用了一段時間後,他發覺一項事實,無論App如何方便,還是比不上紙筆的便利。

設計師兼App開發人員大衛(David Klawitter)接受馬克採訪表示,即使他的工作是在開發數位軟體,但他認為在草圖設計上,使用紙筆能確保自己沒有滑鼠游標或數位螢幕的限制,可以自由勾畫。

底特律自由報引述美國筆記本廠商經理米歇爾(Michele Seiler)的說法指出,雖然電子設備的銷量持續上升,但筆記本的銷售額也正穩定增長中。他認為使用紙筆可以更快速的記錄重點,也不會因為機器壞掉而消失。最重要的是,許多人喜歡那種實際撰寫的真實感。專欄作家馬克表示,即使App持續發燒,紙和筆也許還能歷久不衰。

著名記事App開發公司Evernote亞太區總經理Troy Malone上週五(10日)於台北電信展表示,亞洲人使用記事App的頻率大於歐美,不確定紙和筆未來的發展會如何,但他認為,App將會取代許多電腦軟體,而觸控功能則會替代掉滑鼠和鍵盤,這些產業才是最需要擔心未來可能消失的命運。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鳳飛飛肺癌病逝 骨灰安置故鄉大溪

中央廣播電台作者: 歐陽夢萍 中央廣播電台 – 2012年2月13日 下午3:01

在華人社會極受歡迎的藝人鳳飛飛驚傳已於今年1月3日因肺癌病逝於香港,骨灰已安置在故鄉桃園縣大溪。鳳飛飛委任律師江燕偉今天(13日)表示,鳳飛飛病逝時剛好是農曆過年前,鳳飛飛生前便要求在辦完她的後事後再對外公布,因此家屬遵照她的遺願處理。

而大溪是鳳飛飛出生的故鄉,也是她最愛的地方,因此決定將骨灰置於此地。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