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責任的問題也不能不追究,16日有小林村的倖存者跪地,請求監察院長王建煊能夠主持公道,王建煊看了之後激動落淚,除了崇深氣得幾乎想拿刀子殺人,嗆聲絕對會災後算帳!


「王院長、馬總統,救救我們!」下跪哭求監察院長主持公道,篤信基督教的王建煊看了不禁眼紅。王建煊表示,「當然很難過,我現在一講就要流眼淚,所以就是我講的,有時候氣起來真的想拿刀砍人!」


王建煊強調,調查真相是監察院的責任,如果救災真的有延遲,就算是劉兆玄的責任他也敢查。王建煊說,「這次災害發生以後,我們的救災究竟有效率沒有效率?這件事人民有很多聲音,這一部分我們要好好地來加以調查,用一句俗話來說,我們是災後算帳。」


救災還在進行,官員需要打氣,王建煊說,現在他會給鼓勵,不過事後究責一個 都不會放過。(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黃暐瀚、高鴻銘)

 

 

youtube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颱風過後菜價貴,早餐想吃一點配三明治的小黃瓜都難了。實際走一趟早餐店,雞排、豬排三明治都有,但裡頭夾的青菜少得可憐。另外,沒有小黃瓜就不對味的涼麵店怎麼辦呢?老闆說,只能多放一點豆芽菜或紅蘿蔔,請大家共體時艱了。


這邊的客人催,那邊的也在趕,早餐店老闆手沒停過,但桌上擺滿一整排的三明治,裡面包有肉鬆、雞排、蛋,豐富的很,就是沒青菜,似乎有點營養不均衡。到另一家查看,好不容易找到一點綠,卻是黏在火腿上少得可憐的小黃瓜。早餐店老闆娘表示,「沒辦法,太貴了,就只能少放一點。」


民眾可不要怪老闆小氣,真的是成本太高吃不消,連平常把小黃瓜舖在土司上的這個動作,現在都變的格外小心翼翼,一點點拿捏份量,就怕多放了些,但不放又不行,因為有客人指定一定要吃小黃瓜,讓早餐店老闆娘無奈地說,「成本只好自己吸收。」


不過,菜價漲,不只早餐店哀哀叫,沒有小黃瓜就不對味的涼麵店現在只能咬緊牙根放菜,不然就是補豆芽菜、紅蘿蔔。另外,還有生菜沙拉裡苜蓿芽多的不少,卻依舊看不到小黃瓜的蹤影,而簡餐店的小菜也沒什麼青菜可配飯,畢竟艱困時期,不管是老闆或客人都只能互相撐著點了。(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廖廷娟、陳奎宏)

 

 

youtube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國內至少16處觀光景點短期內無法提供旅遊服務,其中包括了阿里山和台東溫泉區,讓期待已久的陸客團很失望,被迫往南走到災情較輕的台南和墾丁玩。不過,光車程來回就多花6小時,陸客抱怨這趟環島之旅不是在坐車,就是去買東西,玩的很不過癮。


終於來到台北地標101高樓前,陸客團卻只拍照留念,逛了購物中心一大圈還是兩手空空,大家滿臉意興闌珊,因為這趟台灣行的夢幻景點阿里山被土石斷了去路,只能在山下遠眺、買買茶葉過乾隱,實在覺得很可惜。有陸客表示:「當然可惜,想進去啊!只不過沒有路走,也沒辦法。」


陸客最愛的阿里山和台東溫泉區通通成了重災區,山路行不通只好改往海邊和城市走。而在張銘清事件後,陸客原本敬而遠之的府城台南現在又成為景點,赤崁樓、安平古堡風災後湧入大陸團,但光看古蹟無法彌補上不了阿里山的缺憾,陸客團繼續南下到高雄西子灣觀浪,墾丁看海住一晚。


不過,從嘉義改住屏東來回至少多花6小時車程,導遊趕緊安撫陸客:「墾丁多住一夜,等到阿里山可能再繼續通車以後,再上阿里山,因為大部分都在坐車,也比較累,等下我們就去看一下台灣的土特產,好不好?」


少了觀光景點,多了購物行程,大陸團只能無奈接受,臨走前不忘慷慨解囊,希望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另外,有部分陸客也說,兩年後他們一定要再訪寶島,實現搭阿里山小火車的夢想。(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明樂、張博翔)

 


youtube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縣烏日鄉在去年的卡玫基颱風中受到重創,當時鄉民受到全國各地民眾的幫助,這一次八八水災他們感同身受,志工媽媽特別製作了300個芋粿義賣幫助賑災,還有小朋友把撲滿裡的零用錢全部捐出來,高中生也頂著大太陽在街頭募款,希望幫忙災民重建家園。


「芋粿剩4個!要買要快!」志工媽媽拉高分貝大聲叫賣親手做的芋粿,幫忙賑災,因為去年颱風重創他們家園,這一次大家感同深受,利用假日做了300個芋粿要幫忙災民,志工媽媽表示,「(家裡)會淹到水,水也會上來,我們就利用這一次做芋粿來義賣。」


志工媽媽出錢出力,高中生則是犧牲假期,頂著大太陽站在街頭當志工幫忙募款,希望民眾多多伸出援手,他們高喊:「發揮愛心救救災民!一元不嫌少!有愛心就好!」


大人幫忙募款賑災,小朋友愛心也不落人後,拿出存了好幾年的零用錢,把撲滿當場敲碎,「覺得那些(災民)很可憐,所以想把零用錢都捐給他們、幫助他們!」


八八水災幫忙賑災 ,不分大人小孩全員動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凝聚力量,希望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幫助災民重新再站起來。(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林海全、吳竣翔、洪杰民)

 

 

youtube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甲仙鄉小林村失蹤失聯人數多達435多災民連家人的遺體在哪都不知道,不過今(17)天安置所一位災民說他受到失蹤多日的親人托夢,表示就被困在一座大橋下,今天24名救難人員,包括東森記者,一同趕往現場,希望幫助災民盡快找到親人。


小林村一位災民說他失蹤多日的家人託夢告訴他,自己被困在一座大橋下,希望大家趕快去找他。24名救難員一大早就救出發,要到楠梓仙溪對岸的山頭找災民口中所說家屬托夢的位置,但是,能通過楠梓仙溪的唯一道路楠豐大橋早已經斷到只剩橋墩,根本就無法通過楠梓仙溪,加上那一帶地勢陡峭,加上泥流湍急,讓搜救過程是難上加難。


救難人員無功而返,而希望找到親人的災民遭受二度打擊,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奇蹟再次出現。(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國元、高竹君)

 

 

youtube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幫助南部災民,台中縣政府回收二手衣賑災,不過載了一卡車到災區,卻被退了2/3,因為很多衣服,不是冬天就是髒了不要,災民用不到,一箱箱只好堆在物資中心。


塑膠袋裡面裝得是民眾捐贈的二手衣物,志工每天再怎麼整理,還是整理不完。民眾捐二手衣物太過踴躍,志工很感謝卻也苦在心裡,因為有人把不要的髒衣服捐出來。


白色短褲不只褲頭寬鬆,上面還沾滿污垢,而且皺到不行,簡直像是一條抹布,還有人連冬天的長袖也捐出來,這樣的衣服災民不穿,一箱一箱的二手衣只好堆放在物資中心。


民眾好心捐二手衣,不過有又髒又破的衣服,再加上二手衣數量實在太多,民間基金會乾脆貼出公告,拜託民眾不要再捐二手衣,不過有志工抱怨,物資沒有整合,經常在送貨前確認,在半途卻接到取消電話,避免民眾愛心白白浪費,志工希望二手衣服暫時不要再捐了!(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林海全、葉弘傑)

 

 

youtube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消息!傳出台灣學生在韓國感染H1N1新流感病例,18名台灣師範大學的學生,14日出發到韓國濟州島參加研習營,結果15日疾管局就接獲通報,其中13名學生遭感染H1N1新流感,韓國採圍堵式隔離,因此這批學生將延後7天才能回到台灣。


韓國才確定兩例H1N1流感患者死亡病例,現在更傳出台灣有18名台師大學生到韓國濟州島實習,其中13名感染了H1N1。疾管局發言人林頂表示,「13個有症狀的(韓國),他們就要求在醫療院所裡面隔離治療,那另外(未感染)的5人就讓他們在宿舍裡面,因為還是要限制他們。」


疾管局強調,15日就接到校方通報有學生遭感染H1N1,韓國採圍堵式方法隔離,因此原本17日就要回台將再延後一星期,但沒有遭感染的學生家長仍舊擔心自己的孩子。


學生家長張先生說,「還是讓他們沒有感染的先回來台灣還是怎麼樣…通通在那邊我們家長也擔心。」


疾管局完全不擔心,因為校方已經派員到韓國協助。13名台師大學生全都是輕症,回台後將不再做隔離,但韓國接連發生H1N1死亡病例,未來會不會將韓國改為旅遊警示區?疾管局說還要再觀察。(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孔繁瑜、黃俊元)

 

 


youtube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日抵台協助救災的三名南韓救難人員,個個身經百戰,其中白昌柱有20年的救災經驗,10年前的九二一還有去年大陸的川震都曾經參與;即使經驗老道,對於新開部落的慘狀,還是讓他掉下男兒淚。


忍不住紅了眼眶,在淚水還沒掉下來前趕緊擦乾,他是特地從南韓飛來台灣救災的白昌柱。從抵達台灣的那一刻起,白昌柱就沒有休息,新開部落的慘狀,震撼了身經百戰的他。


參與過九二一還有四川大地震的救難工作,長達20年多次的國際救災經驗,白昌柱帶著淚水,要為台灣這片土地奉獻自己的能力。帶著帽子、墨鏡,身上披了一條毛巾,輕裝上陣沒有太多工具,白昌柱靠著他靈敏的嗅覺和救災經驗,幫新開村民找回失去的家人。(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洪淑珠、崔文沛)

 


youtube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國救災物資陸續抵達,以色列捐贈的淨水設備,今天在華視新聞曝光,總共175套,只要一顆殺菌藥丸和一個過濾器,就可以把溪水或山泉水,淨化成飲用水,配備簡單就能解決缺水之苦。(完整影音新聞請見:

 

youtube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林村逃出來的居民只剩下一條命,什麼都來不及拿,鄉公所縣政府第一時間都大方承諾,每人先給一萬元慰問金,但事實上,災民哭訴至今根本沒有拿到縣府的錢,華視新聞實際為災民深入了解,到底這些補助款,現在去了哪裡,到底何時才能送到災民手中。


小林村民羅太太放聲大哭,因為什麼都沒有了,連縣府在第一時間承諾的慰問金,等了第十天,還是等不到,旁邊的許太太等這筆錢,就是要幫過世的家人辦後事。消息一出來,縣府趕緊加派人力,忙著數錢,點名單,帶著一包包的現金要趕往各個收容所發慰問金,只不過為什麼要等這麼久呢?記者實際來到了縣府承辦單位,了解到了問題原來就是人數統計不及。災民人數多,統計人數的速度趕不上災情變化,第一步就卡住了,更別說接下來的補助金申請。首先,每一個人都必須通過身份的確認以及戶籍比對,然後還要到派出所報案,有的還得等待親屬的死亡證明,一關又一關,才能領到一百萬的補助金,另一方面還要忙著房屋毀損的鑑定,才可以申請一戶一口三萬元,最高十五萬的補助。


手續煩瑣到連承辦人員都無法確定災民何時才能拿到錢,儘管縣府人員已經積極投入災後補助的工作,但是對於急著重建家園的災民來說,多等一天都是煎熬。(完整影音新聞請見:

 

youtube

 

mm3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